托福口语
 
托福口语考试注意要素

 
        针对很多托福考生反映的托福口语考试时间短,题量大,心态紧张,不能全力发挥等多方面的问题,有着多年培训经验的托福名师总结了考生在托福口语考试中的四种不佳表现,并提出应对建议。
  对题型和解题技巧没有熟悉就匆忙上阵
  考托福口语,就像和敌人打仗。你不知道敌人怎么出招,你也就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出什么招。这样,你打败仗就是必然的。
  建议:熟悉题型。
  缺乏迅速组织好答案的能力
  考生在托福口语考试中,面临两点压力:
  1、时间紧、任务重。托福口语的答案准备时间只有15-30秒,答题只有45/60秒。如果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考生在考场上必将不知所措、语无伦次。
  2、要迅速呈现“完整的答案”,这也就要求考生的答案“浓缩精华”。平时没有训练也是难以做到的。
  建议:平时多做托福口语方面的模拟练习,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来锻炼自己。
  考场上表现得不够自信和大方
  原因有二:
  1、缺乏口语练习,导致考生在答题时表现得不自信。
  2、性格过于内敛,导致考生在答题时表现得不够张扬。考场上表现得不够自信和大方不是形式上的问题,而是本质问题,因为这样以来,考生答题的音量就会小、发音就会模糊、分数也就不可能高。
  建议:
  1、“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练习”。
  2、不论你在平常的性格如何,在考场内答题时,你必须表现得开朗、自信、大方。
  口语答案的语言缺乏表现力
  总体来讲:英语(论坛)语音不准确、语调无起伏、语言不流利、结结巴巴。
  建议:
  1、了解语音语调方面的知识(适当了解,而不要花太多精力在这方面),提前发现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错误。
  2、每天坚持大声、清晰、准确地朗读一段80-120字的英文段子。
  托福口语考试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并且有完整构思的能力。这要求考生平时对此有大量的模拟训练。
   根据官方指南的表述,新增的口语测试分为两大部分,共有6道题目,包括独立回答题(IndependentSpeakingTask)和综合性回答题(IntegratedSpeakingTask)。
  这些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第3、4题,其要求是考生先在45秒内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短文 隐去,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时间大约为1分半钟,最后要求考生根据先前所读、所听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通常一道是情景题,另一道是学术题。
  专家表示,口语考试有0~4分五个档次,考生对话题的展开程度、口语的流利程度与发音的清晰程度以及回答内容与话题的切合程度是评分的重点。这些测评标准比是否有地道的英语口音更重要。“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是托福网考的最大特色”。有关专家认为,“托福网考”更侧重考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其目的是帮助考生到达北美校园后,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交流。包括在听力中增加美国俚语、“言外之意”对话、融合听读的综合写作等新要求,都是为了培养考生的综合交际能力。
  在考生交流中,大家普遍反映,口试现场并不是那种理想的小隔间,往往身后同学的对话会较清晰地传到前方,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试音流程不甚熟悉,没 有按照规定阅读例句,影响了口试进度。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看不到考官的面貌,单凭几个简短的评价词语,很多考生对自己的口语水平没有十足把握。
  对此,专家建议,中国考生在备考时要“能说尽量说”,有意识地将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无论练习哪一项时都做相关练习是最重要的。
  专家提醒考生谨记三点
  第一,保持逻辑思维的敏锐。
  西方人在口语表达时会事先在头脑中形成类似于写作一样的大致的逻辑框架,对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发展论点),结尾(总结或辨析)进行规划。 所以学生只要应用了逻辑的开头,以此来陈述立场,进而发展论点,就会让考官形成思想认同,觉得你这个人逻辑思维到位,从而取得高分。而很多中国考生过于“ 含蓄”,回答问题毫无计划性。以这种思维方式来与西方人进行沟通,不仅影响双方理解,时间(通常是45秒-1分钟)也不允许。
  第二,注意语音和语法。
  很多中国考生理解为说得快就是英语流利的体现,结果发音含混不清,很多考官重点考察的发音不到位,而在词语运用上过于简单,信息含量低,影响考 官打高分。因此,考生在陈述过程中要有丰富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对于语句重音、语调方式及停顿等,要掌握得自然飘逸。并注意口语的修辞化,对一些修辞能恰到好处地进行引用。
  第三,掌握好答题时间。
  平时考生在准备口试的时候应该强迫自己对于某个话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清晰、有逻辑性的观点以及证明过程,并试图先用中文表达出来,以后再慢慢地过渡到英语上面去。
    托福口语考试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并且有完整构思的能力。这要求考生平时对此有大量的模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