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写作
 
托福写作规律

 

          新托福写作的规划主要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也就写提纲。写提纲是为了帮助考生确定并理清自己的思维,在写中间段的时候有话可说,保证充实具体。 新托福写作的规划主要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也就写提纲。写提纲是为了帮助考生确定并理清自己的思维,在写中间段的时候有话可说,保证充实具体。托福写作更要有适合自己的套路。那么托福写作中具体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分析。
  曾有一位学生,其独立写作开头和结尾让我觉得回到了历史,不仅能看出是生搬硬套,而且比较别扭。
  一问,果然两段分别改自莎士比亚《暴风雨》选段及英译荷马史诗。其实,该生的语言天赋和功底都很好,但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一个是语言风格上的混合错误:正式语言与非正式语言反差过大,现代英语中掺杂古英语或旧式英语;另一个是词语搭配错误。这亦是中国学生普遍的问题所在。
  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写作是应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非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而不是文学创作能力。无论是综合写作还是独立写作,考生追求的基本目标是把想说的意思用书面英语表达清楚,让阅卷人读懂和明白。从语言角度来说,有两大标准,即准确性和多样化。能够达到词词准确,又使用到不同的词句来表达相同、相似的意思,从语言角度来说已经符合托福考试的高分要求。
  先来说说准确性。譬如这样一个句子:My writing ability increased by reading many books. 拆开来看,每个英文单词对应的中文意思是对的。但存在一个问题,ability和increase是不搭配的。任何一个单词,都不能单纯地说用得好不好。语言是讲究搭配的,简单常见的词只要搭配合适,放置合适的语境,依然可以锻造完美的句子。这个道理和穿衣混搭是一样的。穿着漂亮不在于单品是如何大牌如何昂贵,而在于款式质地的和谐,以及最后的上身效果。
  在这个句子中,increase表示增加的意思,主要表示数量的增加。尽管有时也能表示程度的增进,但这里和ability的搭配是不正确的。一般我们说develop one"s ability,也可以说improve one"s ability. 因此,这句话得修改成My writing ability developed by reading many books. 当然还可以修改得更地道一些。后半句想表达“阅读”,学生一般的习惯是把“读”和“书”全部翻译出来。注意,写作是表达,不是翻译。这么写固然是对的,还不够理想。 我们进一步把句子修改成My writing ability developed by reading much. 从表达效果来讲,已经“达”了,考生想表述的意思和阅卷人读到的意思完全吻合。当然句子可以再继续修改得更加豪华,本文暂不赘述。
  那么,词语的搭配如何检验呢?在各种班型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固然会提到一些典型搭配。但更为重要的是考生自己掌握检验的方法。我个人比较推荐Oxford Learner"s English Collocation Dictionary(《牛津学生英语搭配词典》),其中的语料来源和实用性都比较好。
  关于多样化,举个最普遍的例子:“more and more”这个短语几乎是每个中国学生都使用过的短语。我看到过太多学生的独立写作文章,三四百字的短文里出现了四五次。有学生在开头段便使用了三次。学生重复使用该短语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是熟悉,再来字数似乎上去了。其实,稍加思考便知道,如此做法反而在文章开头便向阅卷人暴露了弱处。因此这种不顾语言质量的“凑字数”方法是不可取的。
  如何解决语言单一的问题?平日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积累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和仿写。阅读的材料有几大注意点:一、选择现代英语,简而言之,选择至少五十年以内的材料。读莎翁很好,但忌讳盲目模仿。二、题材上尽量选择essay(散文、评论性文章、短文尤佳)。不少学生喜欢看Twilight之类的的幻想小说,这对培养阅读兴趣和语感很好,但对托福写作的帮助不直接。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托福写作定律,最后别忘了仿写。只看不写,永远不能将输入语言化成输出语言。尽量仿写整句,保持原句结构,替换内容。经常练习一定会看到效果的。
         综合写作
  之前就听到很多大牛们说综合写作只要把听力的内容写得越多越详细,分数就越高,所以对综合写作的听力总怀有畏惧心理。现在想想,练过听力和口语之后,这里的听力也没那么可怕。我只练过2篇综合写作,一篇是在新东方的课上,而且只练了做笔记没有实际去写,第二篇就是TPO里的。考场上我听得也不是很好,只是把分论点以及一些细节听到了,有几个例子的都没怎么记下来,最后两句还没听清…不过那个好像对分论点没太大影响,是个扩展的内容…总之就是听得不是特别好,但开头段按自己琢磨好的句式那样写,接下来的几段也是不停地敲啊敲,敲了好多字上去,总算在1分钟前写完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Good(4-5分),看来综合写作对听力的要求真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其实无非就是把教授如何反驳文章中三个分论点挺清楚,例子都是阅读文章里的所以不用记,听力里主要是在讲阅读文章中的例子有哪些缺陷或不严谨的地方,从而无法成为有效的论据,甚至成为别的观点的论据……这一思路其实很想GRE写作里的Argument,所以我在考场上用了很多当初准备argument时候的句式和表达,都可以通用的。这一类的写作模式很固定,我觉得看几篇范文自己练几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尤其开头段,自己事先想好,因为综合写作模式都很固定,所以可以用同一个开头模板写任何内容,开头精彩的话会给考官好印象的,尽管他自己可能不承认被外表的美吸引了~)我自己没练过太多所以更多的经验也没法写了,只能说GRE的基础让我的作文有所受益,但每个人只要认真写几篇肯定也会熟能生巧。
  独立写作
  我只写过一篇,太惭愧了。TPO的都没有写…当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比较郁闷,竟然一气之下把TPO关闭了……哎,我呀。自己练过的那一篇是不限时写的,花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然后用了半天时间去修改。基本上每一段都有大的改动,加了不少自己认为很漂亮的段落或句子,改完之后还比较满意。其实改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千万不能写完了不改就扔在一边,那样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推荐大家先不限时写几篇,写完一篇就立刻打印出来逐字逐句修改(电脑上改容易偷懒),把过于简单的词和句子一一替换,注意别用太难的词和没把握的词,能用到6级词汇就差不多了,心情好了再拽两个托福词汇上去也就足够了。我觉得最好用的就是形容词和副词,可以记几个托福水平的精彩形容词和副词,这在寄托太傻上面多的是,选择自己看着顺眼的,在平凡的名词前加好看的形容词,在平淡的句子里随处放置抢眼的副词,这样文章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
  还有一招我每次考试必用的,就是插入语。比如“However, I maintain that…”就有意识地改成“I maintain, however, that…”哪怕是用正常的语序敲出来了,也要删掉把它重新改成插入语,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每次都用过于明显的转折词开头,也算句式变换的一种吧。总之别人没写自己写了,那体现出来的就叫差距。当然也不能每句都这么写,太刻意了~ 其他可以当插入语的还有很多,像什么”personally”, “to some extent”, “therefore”等等,是个副词就可以往里插的,加入这些词往往会使观点看起来更客观。不过前提是保持语义完整,还有就是读起来要通顺……不然就适得其反了。
   改作文还需要做的一点就是用新东方的讲义也好网友总结的也好,找到自己认为漂亮实用的句式,往自己的作文里套。尤其开头段,结尾段以及中间各段的衔接,找到了漂亮的句式就从此永远用这个不要再改了,这就是自己独家的写作模板,用戴云的话就是“下半辈子我就靠它活着了”~~ 每段的第一句尤其要精彩一点,试着倒装一下,或用被动语态,总之别写干巴巴的简单句,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你接下来的论述也没有可期待之处。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尽量多的句式,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既能记住,又能灵活运用,限时模考的时候就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的句式表达和段落结构,形成自己固定的模板套路,也就是个人的写作风格吧。
    从内容看,托福写作里要尽量多举具体的例子,所以相应地就要积累许多举例的句式以避免重复。不论是真实的例子还是自己编的,都要有细节,然后把它论述透彻。我个人认为,例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举出来之后要充分挖掘它的内涵,别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可以试着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才是体现写作水平的地方。不过如果论述是弱项的话还是多举一些具体例子然后把每一个都说几句,那样可以扬长避短,在字数上也不会吃亏,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还是很有希望的。
  托福写作备考中可以看看机经中的写作题,自己想想该怎么写,论据论点分别是什么,这样就算碰见没写过的题,很多东西都可以照搬的。字数越多得高分的机会越高呢。最后小编祝大家考试顺利。